作者: yohowo (風月) 看板: LcyK1
標題: <誠品講堂2>--武俠小說中的現實隱喻
時間: Sat Oct 13 04:55:26 2001

筆記《走向未來的中國小說第二講
縱橫江湖,所為何事?-武俠小說中的現實隱喻》

2001/10/14
講師@張大春
誠品講堂
誠品敦南店地下二樓


《引言》


*這次聽講覺得有些亂,可能是如老師說的有太多東西要講講不完,
 所以常常跳來跳去,比較沒有系統,所以筆記也很亂。

.清代武俠小說和當時的想要短時間內國富兵強的背景有關,在最後面再來講解。
.小說為不定性發展,非線性的發展,會隨時間產生質變。也許會有進步,
 甚至可能一為一個作家的風格或一窩蜂模仿潮流而有倒退的情形
 →不一定是完全前進或後退,可能有不同方向的進退。


《武俠小說的第一個發展面向是關於技擊的具體和細節描述。》


.以清人沈起鳳(惡餞)以及平江不肖生向愷然引用其劇情所寫出
 <江湖奇俠傳>第十回《木槍頭親娘餞別/鐵拐杖﹝女矣﹞﹝母也﹞無情》
 (括號中字義指祖母,為江西土話)為例。
.武俠小說與俠義或公案小說中武功部分的分水嶺,
 就在於武俠校小說遇到打鬥的場面就會放慢節奏,
 像是常常會用到「說時遲,那時快」這種語句,往往打的越快,
 越要用更細膩的手法去寫出來。
 →在武俠小說中個別的細膩情節成為主要劇情
.武俠小說中人物剛出場以及劇情有轉折的時候,
 作者會有非常細膩的刻畫來交代。
.在10年代,平江不肖生筆下的崆峒派及崑崙派
 是當時人皆所知江湖上一等一的武林大派,
 但是到了40年代的金庸手下,卻變成令人不甚喜歡的反派,
 而少林、武當、丐幫反而再他的手下成為武林大派
 →技擊場面、情節、武功招式以及武林風俗的傳承沿用
 ,甚至抄襲;還有武俠小說的生命週期短,後浪逐前浪,此為後話。
.再舉一例子,射雕英雄傳中洪七公叫化雞的來歷還有黃蓉作菜討好七公那段,
 其實是完完全全從江湖奇俠傳中柳遲作菜給清虛道人的那段抄出來的。
 當然,金庸的描寫功力比原作更好。
.作家不介意自己創造出來的門派或招是被盜用,
 這方面的轉相摩刻可以讓眾作家一齊打造出一個讀者可以與之前
 或其他作品相連貫的世界。
 →一代又一代的後起作者不斷演繹前人所發明的武學內容,
 同時推擠著那些已作古的前輩。
 →後代追殺前代,超越前代,產生新的武林盟主。


《小說的第二個發展面向是立傳的說書慨念作者的主要企圖》


.據大陸出版的武俠小說大字典,
 現今存有的的武俠小說有一半以上皆以「傳」為名。
 →「傳」乃是正統文人筆下描繪公卿之下的人物所用的正史格式。
.立傳書寫概念可以從<紅線傳>、<虯髯傳>找到遠組。
.有計畫的將數個或甚至數十個江湖俠客的傳記連結起來,
 羅織成一部作品就不是等閒的小事了
 →不肖生再江湖奇俠傳中牽連的太長,
 最後讓讀者不耐煩,於是之後下一部作品全為為個人所寫的分傳。
.細節越多越真實→一個謊言是謊,十五個謊言變成歷史。
.小說會勾住正史或其他已存在的的事實或情節
 ex:射雕英雄傳→郭嘯天與楊鐵心→郭盛與楊再興的後人。
   江湖奇俠傳掛住北八俠中的甘鳳池。
   <虯髯傳>中李靖與紅拂為確實存在人物,虯髯為虛構人物。
.後代作者利用前代作者的慣用語
 →文學社會學問題→因為讀者熟知之前的武俠作品。


《武俠小說的第三個發展面向是人物系譜的歸納》


.武俠社會要建立一個體系然後互相支援。
.古龍的小說中陸小鳳、西門吹雪、楚留香不像其他作者,
 並沒有與其他的小說扯上關係,完全是自己創造的一個武俠世界,
 但其自己的作品仍然彼此有關,建構屬於他自己的武俠社會。
.俠義小說→俠客本沒有家,沒有師承,
 脫離身份束縛才有自由得以形成俠客的瀟灑。
 →展昭,陷空島五鼠就沒有門派或身世來歷。
.武俠小說→要建構購藥建構其背景、家世、門派、來歷。
 →與俠義小說的本質矛盾→武俠小說創造內部的矛盾。
.在合傳中,作者必須將先後出現的人物建立關係,
 讓原本戶互不相干的江湖異人裝進一份故事中,
 此時門派的分立有綱舉目張之效。此時的俠不是毫無背景來歷的超人,
 他們有了出身有了歷史,因彼此的關係而鮮活起來,
 這是建立系譜的穩定作用。
.合傳太大,處理現實困難,造成內部矛盾
 →傳奇與現實的矛盾。


《武俠小說特質》


.大部分的武俠以男性之間故事居多,女性多為配角
 →但在王度盧的書中多女性俠客的主角,有些批評家認為王度盧善寫情,
 張大春認為要讓女性在傳統以男性為主體的武俠小說中佔有一席之地,
 多以感情作為連結,故他不認為王度盧是有意要寫情的。
.一次比一次出現更艱難的武功,一層更勝一層。
.主角有很多奇遇、磨難→難得的巧合。
.文的、書寫的機關(秘笈、心法),或武的機關(寶劍,神兵利器)
 →普遍的模式→文件特色的歷史,有極易辨認的元素,使讀者能快速記住
 →顯現了武俠小說的週期性很短。
.由外在進入內在的世界,心靈的、感情的
 →越暴烈執拗越吸引人。
 ex:天龍八部中馬夫人謀害喬峰
 楊過的一條手臂→一次大災難了結恩怨糾葛
   (原型:紅孩兒自殺,血肉回歸父母。)
.金庸努力在一部部書中放入更吸引人的感情糾葛
 →到了張無忌、韋小寶,情的經營失去了依歸
  (無法再有像之前蕭峰或楊過那樣的情),轉而刻畫次要人物的情。



《武俠小說的第四個發展面向是虛構世界如何成為現實的隱喻》

.讀著熱愛一部小說的時間不長,
 張大春認為當武俠小說失去了與當代反映的時間性後,必會被淡忘。
 ex:江湖奇俠傳當年改編的電影<紅姑>很有名,但現在沒多少人有印象。
.王度盧的臥虎藏龍系列→每一部都在寫逃家或脫離或顛覆家庭
 →童話故事的固定模式
 →最後回到家
 →童年結束
 →清末留學生潮流的鏡像。
.與政治的隱喻性→清廷與當時社會一般輿論希望中國急速現代化
 →檢派資質好的少年(多為漢人、平民)出國學習一技之長,3、5年學成歸國,
 立即帶來國外最進步的知識和技術。→普遍成為民間的思考
 (直到民國仍然貫徹當時所訂定下來的路線,
  許多清時的歸國學人在民國仍有重大影響。)
 →小孩離家萬里,回來之後就發達(月薪可高達小本生意一整年的毛利!)
 →成為鄉里傳頌與羨慕的對象。
.武俠小說即為其扭曲的鏡像,將其投射為武力象徵,
 是一種中國人民在被外國欺壓下的自卑或說是自負的投射
 →在小說中建立一種無政府的國族,靠代代相傳肢體暴力建立的極樂世界。
.19、20世紀的這類小說故意隔絕現實,卻又反映現實。
.當小說失去與現實的鏡象就會消失。
 →一代一代的武俠小說在尋找新鏡象,新技術。


《雜記》


.西班牙有類似的小說→強調個人英雄→主角多在流浪,亦正亦邪。
.江湖奇俠傳前20回連載都附有書評家的評論,用意在於加強筆下人物的真實性
 →立傳用意。


《公案小說的補充》


.公案小說未發展成推理小說
 →因為其用意為降靈術,只求結果,只為解決問題。
 但是推理小說要的是清卻的解謎過程及細節,非結果。
.中國社會沒有描寫細節的慣例
 →可從舊的官場問訊辦案文獻看出,
 自古的官場問訊就很沒邏輯和條理
 →只要結果就好的文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how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